发布日期:
2024-08-01
字号
慈海教育:甘草泻心汤该不该有人参?该方如何体现寒热虚实?

  内容来源 | 中国中医药报

  甘草泻心汤出自张仲景《伤寒杂病论》,得到后世医家广泛运用并深入探讨。本人在临床中亦常常运用甘草泻心汤治疗消化系统疾患、口腔黏膜病变、糖尿病、失眠等,疗效十分明显。现就笔者临床中对甘草泻心汤的理解谈谈体会。

  甘草泻心应该有人参

  《伤寒论》第158条记载:“伤寒中风,医反下之,其人下利,日数十行,谷不化,腹中雷鸣,心下痞硬而满,干呕,心烦不得安。医见心下痞,谓病不尽,复下之,其痞益甚,此非结热,但以胃中虚,客气上逆,故使硬也,甘草泻心汤主之。”“甘草四两(炙)、黄芩三两、干姜三两、半夏半升(洗)、大枣十二枚(擘)、黄连一两。上六味,以水一斗,煮取六升,去滓,再煎取三升。温服一升,日三服。”

  《金匮要略·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》记载:“狐惑之为病,状如伤寒,默默欲眠,目不得闭,卧起不安,蚀于喉为惑,蚀于阴为狐,不欲饮食,恶闻食臭,其面目乍赤、乍黑、乍白。蚀于上部则声喝,甘草泻心汤主之。”“甘草四两,黄芩、人参、干姜各三两,黄连一两,大枣十二枚,半夏半升。上七味,水一斗,煮取六升,去滓,再煎。温服一升,日三服。”

  同样是甘草泻心汤,在《伤寒论》中方药组成没有提及人参,而《金匮要略》里却明确有人参。《伤寒论》中是不慎遗漏,还是刻意不用?后世众说纷纭。如柯琴在《伤寒来苏集》中明确指出“盖当汗不汗,其人心烦,故于前方去人参而加甘草”,认为方中不用人参而是加大炙甘草用量来健脾益气,防止人参助热加重“心烦”。更有大量医家认为该方人参必不可少,如宋代林亿认为“半夏、生姜、甘草泻心三方,皆本于理中也。其方必各有人参。今甘草泻心中无者,脱落之也”;《千金翼方》《外台秘要》中皆有人参;刘渡舟等现代著名伤寒大家亦认为该方是有人参的。

  笔者认为,甘草泻心汤应该有人参,理由有三。

  ①《伤寒论》中甘草泻心汤用于脾阳虚痞证,“伤寒中风,医反下之,其人下利日数十行,谷不化”明确指出了发病原因为外感风寒误下,致脾胃虚寒,运化失职,腐熟无权而下利频繁、完谷不化。特别是由于“心下痞硬而满,干呕,心烦不得安。医见心下痞,谓病不尽,复下之”再次损伤正气,致其痞益甚。原文“此非结热,但以胃中虚,客气上逆,故使硬也”更是进一步阐明了痞证的原因并非实热,而是胃中虚,导致气机上逆。人参为健脾益气之首药,可见必不可少。

  ②同为治疗痞证的半夏泻心汤和生姜泻心汤两方,用于脾胃虚弱、痰饮留滞或水饮不化导致中焦郁遏之痞证,其本虚标实,脾虚不如甘草泻心汤明显尚且用人参扶正,并未忧其碍脾助热。

  ③《金匮要略》中甘草泻心汤用于狐惑病,“默默欲眠……蚀于喉为惑,蚀于阴为狐”乃湿热内蕴之象,因同时见到“不欲饮食,恶闻食臭”脾胃虚弱的表现,故运用人参顾护脾胃。此处脾虚并没有《伤寒论》甘草泻心汤痞证明显,在同样使用甘草四两的情况下,依然用了人参。

  综上所述,笔者认为《伤寒论》甘草泻心汤中应当是有人参的。

  甘草生用或炙用

  《伤寒论》中甘草泻心汤用甘草四两,并明确备注了炙用,而《金匮要略》甘草泻心汤直接用甘草四两。甘草自古被誉为“国老”,运用十分广泛。《药品化义》谓甘草“生用凉而泻火,主散表邪、消痈肿、利咽喉”,陈修园《神农本草经读》记载甘草“生用清火,炙用补中”。由此可见,从理论上分析,《伤寒论》甘草泻心汤为脾虚痞证而设,故甘草炙用以补中。《金匮要略》甘草泻心汤为治湿热毒邪蕴结之狐惑病,“蚀于喉为惑,蚀于阴为狐,”故甘草生用以清火利咽。

  甘草泻心汤之寒热虚实

  历代医家一致认为甘草泻心汤是寒热并用攻补兼施之剂,用于寒热错杂、虚实夹杂之证。那么该方是怎样体现寒热虚实的?

  《伤寒论》第158条明确指出“伤寒中风”,《金匮要略》描述“狐惑之为病,状如伤寒”,均说明发病过程中有发热恶寒的症状,表示曾有外感表邪的经过,此外寒。《伤寒论》“下利日数十行,谷不化”,《金匮要略》“默默欲眠……不欲饮食”,均反映出脾阳虚弱之里寒。

  《伤寒论》“心烦不得安”,《金匮要略》“卧起不安”。前者系误下致虚热上扰;后者乃湿热内蕴,此为热,热虽在里,却是表象。

  《伤寒论》甘草泻心汤因误下伤正可见明显虚象,“其人下利日数十行,谷不化……胃中虚”,乃脾胃虚弱运化失职;《金匮要略》中“默默欲眠,目不得闭……不欲饮食恶闻食臭”,乃湿热困脾、胃气不和。两段原文的虚证均指向脾胃中焦而非他脏。

  《伤寒论》甘草泻心汤证“心下痞硬而满……客气上逆”,此处的“实”是表现、是症状、是一种感觉,并非有形实邪之“实”,就如现代医学某些功能性疾病导致腹胀难受而非肿瘤占位导致。柯琴“痞为虚痞,硬为虚硬,满为虚满”分析《伤寒论》甘草泻心汤证的本虚标实切中肯綮。《金匮要略》甘草泻心汤证首先从病名“狐惑”表示其“实”为虫毒为患,其次从症候表现“蚀于喉……蚀于阴…其面目乍赤、乍黑……蚀于上部”,文字上用“蚀”进一步表明虫毒的侵害。此处虫毒并非某一种虫类,而是属于中医湿热的范畴,如《金匮要略论注》:“狐惑虫也……大抵皆湿热毒所为之病……毒盛在上,侵蚀于喉为惑,谓热淫如惑乱之气。”可见其实证为湿热浸淫,由内而外发病,亦是虚中夹实之象。

  从甘草泻心汤方剂用药看,黄芩、黄连苦寒燥湿,干姜、半夏辛温散寒,人参、甘草、大枣甘温和胃,全方寒热并投、攻补兼施,亦充分证明无论《伤寒论》还是《金匮要略》,甘草泻心汤所针对的病情都是寒热并见、虚实兼夹,寒在下、热在上,寒为本、热为标;虚在脾胃中焦、实乃气逆湿毒,虚为本、实为标。